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
臺東縣瑞源國小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
壹、依據:
中華民國95年4月28日台軍字第0950057598號令「教育部改善校園治安—
倡導友善校園,啟動校園掃黑實施計畫」辦理。
貳、目的:
鑑於校園霸凌事件為學生嚴重偏差行為,對當事人、旁觀者身心均將產生嚴重影響,為防制校園霸凌事件,建立有效之預防機制及精進處理相關問題,特訂定本執行計畫。
參、指導單位:臺東縣政府
肆、協辦單位:臺東縣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
伍、實施對象:瑞源國小全體師生。
陸、執行策略(三級預防):
一、一級預防(教育與宣導):
著重於學生法治、品德、人權、生命及性別平等教育,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與友愛待人之良好處世態度,透過完善宣導教材、辦理相關人員研習活動,分層強化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對於霸凌行為之認知與辨識處理能力。
二、二級預防(發現處置):
成立跨校維護校園安全聯繫管道,研提防制策略;敦促本校與警察(分)局完成簽訂「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強化警政支援網絡;如遭遇糾紛事件,除迅即判斷屬偶發或霸凌事件,並依據本校霸凌事件處理作業流程(校園霸凌事件處理作業流程圖如附件1),循「發現」、「處理」、「追蹤」三階段,成立校內「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
三、三級預防(輔導介入):
啟動輔導機制,積極介入霸凌、受凌及旁觀學生輔導,必要時結合專業心理諮商人員協助輔導,務求長期追蹤觀察,導正學生偏差行為。若霸凌行為已有傷害結果產生,如屬情節嚴重個案,應立即通報警政及社政單位協處及提供法律諮詢,以維護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權益,必要時將個案轉介至專業諮商輔導矯治。
捌、執行要項:
一、教育宣導:
(一)本校將加強實施學生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奠定防制校園霸凌之基礎。
1.研編各類課程融入教學及充實宣導資料,以利教育實施。
2.將學生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社會及綜合領域等課程,並適時於相關課程結合重大事件實施機會教育。
3.結合民間、公益團體及社區辦理多元活潑教育宣導活動,深化學生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
4.辦理教師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習,增強教師知能。
(二)配合縣府推動每學期第一週為「友善校園週」,並規劃辦理以反霸凌、反毒及反黑為主軸的相關系列活動。
(三)配合縣府辦理之各項研習、評鑑、優良選拔及學生才藝競賽等活動。
(四)每學期結合校務會議、導師會議(研習)或教師進修時間,實施防制校園霸凌專題報告,強化教育人員防制校園霸凌知能與辨識能力。
(五)成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由本校校長擔任召集人,其成員含括導師、學務人員、輔導老師、家長、社工人員及少年隊等,共同負責防制校園霸凌諸般工作之推動與執行。
(六)加強本校學師家長對校園霸凌防治與權利義務之認知。
(七)透過社區力量,共同協防不法情事,維護學生校外安全。
二、發現處置:
(一)將校園霸凌事件立即處理,且通報本校反霸凌投訴電話089-581064。
(二)本校五、六年級,分別於每年4月、10月辦理乙次記名及不記名「校園生活問卷」普測,並追蹤問卷反映個案,詳予輔導。
(三)本校確實宣導霸凌相關訊息及法規(令),遇有投訴,學校將立即妥善回應與處理、
三、輔導介入:
(一)本校會不定期辦理防制校園霸凌工作校務會議,研擬霸凌發生後因應策略。
(二)結合當地輔導資源中心,提供本校防制霸凌輔導諮詢服務。
(三)學生發生疑似霸凌個案,經本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確認,符合霸凌要件,除依校安通報系統通報外,並即成立輔導小組,成員得包括導師、學務人員、輔導教師、家長或視個案需要請社工人員及少年隊等加強輔導,輔導小組應就霸凌者、受凌者、旁觀者擬訂輔導計畫,明列輔導內容、分工、期程等,並將紀錄留校備查。
(六)若霸凌行為屬情節嚴重之個案,本校應立即通報警政及社政單位協處,或得向司法機關請求協助。
(七)經本校輔導評估後,對於仍無法改變偏差行為之學生,得於徵求家長同意轉介專業諮商輔導或醫療機構實施矯正與輔導;本校輔導小組仍應持續關懷並與該專業諮商輔導或醫療機構保持聯繫,定期追蹤輔導情形,必要時得洽請司法機關協處及請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政單位,協助輔導或安置。
玖、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另行補充或修訂之。